厌食症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圆桌论坛如何培养孩子科学素养 [复制链接]

1#

科技以无法估量的方式改善我们的生活。我认为,改善人类状况就是增加科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医学研究人员的数量,提供有用知识和科学技术的人的数量。

Dr.RobertZubrin

摘自10月25圆桌论坛

我希望强调,基础科学能够产生一些附加的价值和社会意义,但科学的本质是去探索未知。

李菂

摘自10月25日圆桌论坛

“科学教育不应该仅仅是为眼前或者太追求经济效益,或仅仅强调学以致用,而更多的是要培养和呵护孩子的好奇心。邹宏宇

摘自10月25日圆桌论坛

10月25日,由远播教育集团举办的第三届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线上云端主会场,已拉开帷幕!本次线上云端主会场的直播间汇集了包括:全国*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诺贝尔奖化学奖得主MichaelLevitt,埃隆·马斯克的妈妈梅耶·马斯克,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行业委员会副主任李成才,上海社会科学院特聘研究员沙拉·伊马斯,火星学会创始人主席Dr.RobertZubrin等诸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大咖。在本次线上云端主会场的圆桌论坛《如何培养孩子科学素养》中,远播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邹宏宇、先锋航天公司的总裁火星学会的创始人主席Dr.RobertZubrin、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带来了一场关于孩子科学素养培养的分析和解读,一起来回顾一下~▲直播间实况截图

圆桌论坛内容

邹宏宇:各位在线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活动主持人,来自远播教育集团的邹宏宇Alex。今天非常荣幸能够请到两位,非常具有影响力,而且我本人特别尊敬的嘉宾——美国火星协会的创始人美国著名的航空航天的工程师Dr.RobertZubrin、中科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菂教授。两位教授今天是在美国,我在上海。今天这个线上会议实际上是远播年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的圆桌主题论坛环节,IEIC大会的主题是“教育点亮人生,创新引领未来”。我们都知道当前国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科技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所以,今天我们的圆桌会议主题将围绕着“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这个话题来展开讨论。圆桌论坛的形式以我提问题,嘉宾分享和回答的方式进行。我相信,有两位重量级嘉宾的参与和分享,本次论坛的内容一定非常精彩。刚刚介绍了论坛的背景,为了让观众更好地理解两位嘉宾,接下来请两位教授介绍一下自己和您所在的团队。那么,首先从Dr.RobertZubrin开始。Dr.RobertZubrin:大家好,我是Dr.RobertZubrin,火星协会主席和先锋航天公司总裁。先锋航天公司是一家小型航天公司,技术研发公司,火星协会是一个国际组织,致力于推动火星探测与定居。我获得过不少大学学位,包括硕士学位和航空航天类学位。我在航空航天领域工作了大约30年,原来在马丁玛丽埃塔材料公司(现洛克马丁公司),后来我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先锋航天公司,并担任公司总裁。李菂:我的经历和Robert有一些重叠,但可能更为传统一些。我本科阶段在北京大学学核物理,主要研究天体物理方向。之后加入哈佛史密松森天体中心,并在美国宇航局任职。年回国加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从事中国天眼,就是所谓的fast米望远镜项目的工作。我先后做过总副工,也做过首席科学家,现在在国家天文台,从事射电天文的研究。邹宏宇:非常感谢两位的介绍,我看到两位的领域主要都是在航空航天方面。李菂教授主要是天体物理方面,很荣幸我曾在网站上读到过李教授的介绍。您曾参与世界上最大的空间望远镜Herschel的项目工作,并做出过杰出贡献,还曾获得过NASA优秀团队奖,您是团队奖里面唯一的中国科学家。另外,您现在还是负责中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因此,我想请两位从目前所从事或者研究的领域,无论是火星或者是外太空的天体方面,这些似乎看起来离普通人生活很遥远的研究,来分享一下你们当下所从事的工作,到底都具有什么样的社会价值,以及它对于青少年的科学教育有什么样的意义?李菂:其实天文是一个比较传统的或者是相对特别基础的基础科学。天文学的研究也产生过不少影响国计民生,甚至国家战略发展的例子。比如,大家可能听过澳大利亚国立天文台。我也曾受澳大利亚科技部的聘请担任过他们的指导专家。WiFi就是澳大利亚国立天文台无线通讯项目产生的一个专利,是一位叫Sullivan的研究员为了探测宇宙学,在做射电望远镜的过程中研发出来的。到现在为止,WiFi专利在全世界范围内给澳大利亚科工组织已经赚了上亿美元的专利费了。但是,我想强调的是天文学和其他基础科学一样,它真正的推动力不是产生任何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对此,美国国家宇航局有一个标准的回应。从六七十年代就开始了,有人问说非洲有这么多饥饿的儿童,但你放一次航天飞机,就要上亿美元,把这笔钱用来做福利,想想你可以救活多少人?你为什么还要发送航天飞机?我觉得提出这个疑问没有问题。但是我们做基础科学的人不能只看到眼前的问题,或者只解决眼前的困难,我们要想得更远。我们还需要预测想象不到的困难,比如说新的病*,比如说人工智能,比如说小行星会撞击地球等等。而这些想象不到的困难,只有通过我们不停探索,才有可能面对这人类范围内的、突发的、大的小的危机,才能够真正想到我们现在甚至于都还没有办法想象的答案。所以,我希望强调基础科学能够产生一些附加的价值和社会意义,但科学的本质是去探索未知。邹宏宇:我觉得您的观点分享得特别好,科学教育不应该仅仅是为眼前或者太追求经济效益,或仅仅强调学以致用,而更多的是要培养和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原始动力。接下来,我也想听听Robert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刚才我们在讨论研究的价值,你知道很多普通人不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