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观念要正确,孩子长大是需要等待的。
人的本质是合作,不是竞争。
小学五年,家长每天都愿意去学校,这就是成功家长。
——摘自10月24日陈默现场演讲
10月24日,由远播教育集团、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在上海宝华万豪酒店隆重举办。第三届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坚持“教育点亮人生,创新引领未来”,助力教育向着多元化、个性化、综合化的方向不断发展。本次大会集聚海内外专家、学者,以国际视野探讨中国教育话题,聚焦教育的创新、教育的未来、教育的现代化与国际化,进行智慧的分享与思想的碰撞。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现场聚集了+学生及家长,他们与现场众多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教育理念,现场解析孩子升学困惑,很多家长表示受益匪浅。在本次大会上,华东师范大学的陈默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主题为《不做焦虑的学生家长》的演讲,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她分享的精彩内容——
演讲嘉宾
陈默华师大心理咨询中心特聘儿童青少年讲师咨询师。长期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学工作和教师培训工作。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学工作,上海市心理协会基础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著有《孩子,你怎么了》一书(上海教育出版社)
演讲内容
陈默老师的主题演讲主要围绕以下五个维度,以故事为切入点,对孩子的教育展开了深度讨论——第一:家长目前现状第二:妈妈焦虑症状第三:妈妈焦虑分析第四:妈妈对孩子的影响第五:妈妈自我调整那么关于这些问题,我们来看看陈默老师的精彩解读~▲陈默精彩演讲家长目前现状你知道现在育儿最大的麻烦在哪里吗?有一个人问我一个问题,他说以你的视角来看,现在的家庭教育最大的问题在哪里?我直接告诉他最大的问题是家长焦虑,他问我是妈妈焦虑,还是爸爸焦虑?我跟他说这个比例大概是一个焦虑的爸爸,就有九个焦虑的妈妈。如此比例,有这么多焦虑的妈妈,小孩子的日子怎么会好过?今天就来聊一聊,妈妈焦虑有什么不利之处?你可能没有意识到,或者不了解,其实焦虑是普遍现象,为什么这么普遍呢?因为有一个错误观念在作祟,就是我的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家长嘴上没说这种话,可心里就是这样的:我的孩子要上一所好的小学,我孩子在这个好的小学里面前五名,别人要是超过他怎么行呢?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其实不是这样的,正确的观念是,孩子的长大是要等待的。一个妈妈专门跟我讨论这个问题,为什么说起跑线不重要?我孩子在好的学校,跑在前面,人家要跑的话先在这里才跟他跑,他当然起跑线就赢了。我跟她说,你若要讨论起跑线,那我可以告诉你,早在你怀孕前的半年就已经来不及了。所以观念错了,这是宏观上的,从上面看下来,为什么家长如此焦虑?因为“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个观念在。有的家长说,不对不对,我儿子是被裹挟,我不是焦虑,我只是没有办法,都是应试教育造成的。但是,80年代那个时候考大学,十几个人中才考中一个人,你母亲怎么没有那么焦虑?是应试教育造成的吗?显然不是。所以,不要什么都往应试教育这个箩筐里面去扔。那是因为什么?从宏观来看,我衣食住行基本满足了,这叫做物质生活,物质生活基本满足了,物质上面是精神生活,精神生活上面是灵*生活,之后涉及到你的阅读量、艺术鉴赏力。如果你上不去,就只能在这种地方挣扎,挣扎就是不安,挣扎就是担心,挣扎就是恐惧。所以你在任何事情上都是不安的,在你孩子的学习上浓缩你最严重的不安,是这个问题。如果在高端,如果在灵*生活上看这种东西就小菜一碟了,这个是我们宏观上说的问题。妈妈焦虑症状及分析那么接下来,我教你自查一下,看看你是不是焦虑的?有一个现象证明,家长总爱讲学习,但凡家里有一个读书的孩子,他一百句话都会落在学习上面去的。尤其是中学生的妈妈,当然小学生的妈妈也是,满口都是学习,小孩子从学校里回来,家长要问很多关于学习上的问题。你是不是这样的?是,你就承认。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