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食症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出现小儿厌食症不知如何治疗,快来试试艾灸 [复制链接]

1#
小儿厌食症是指0-6岁的宝宝有较长时间食欲减退或消失的一种常见病症。主要的症状有呕吐、食欲不振、腹泻、便秘、腹胀、腹痛和便血等。造成此病的主因有很多,如不良的饮食习惯,天气过热,小儿情绪的变化等,长期厌食可致营养不良和体质减弱。中医认为,小儿厌食症是由于喂养不当,导致脾胃不和,受纳运化失健所致。艾灸具有消食化滞、健脾益胃、补益元气的功效,对治疗小儿厌食症效果明显。小儿厌食症主要症状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手足心热,睡眠不安,腹胀或腹泻等。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下面来向大家讲解几个对症穴位进行辩证施灸

中脘穴

位置: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功效:和胃健脾。

施灸方法:该穴位采用回旋灸。施灸时,儿童平卧,施灸者站在一旁,将点燃的艾条对准该穴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处,旋转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1次,每次灸15分钟。10天为1个疗程。

四缝穴

位置:位于第2至第5指掌面,当第1、2节横纹中央。

功效:健脾行气,提高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

施灸方法:该穴位采用回旋灸。施灸时,儿童取坐位,施灸者站在一旁,将点燃的艾条对准该穴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处,旋转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1次,每次灸15分钟。10天为1个疗程。

身柱穴

位置:位于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处。

功效:强身健体、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

施灸方法:该穴位采用回旋灸。施灸时,儿童俯卧,施灸者站在一旁,将点燃的艾条对准该穴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处,旋转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1次,每次灸15分钟。10天为1个疗程。

足三里

位置:位于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

功效:滋养气血。

施灸方法:手执艾条对准该穴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处,以定点方式施灸,以使患儿皮肤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1次,每次15分钟。10天为1个疗程。

梁门穴

位置:位于上腹,脐中上4寸,距前正中线2寸。

功效:调中气,和肠胃,化积滞。

施灸方法:手执艾条对准该穴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处,以定点方式施灸,以使患儿皮肤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1次,每次15分钟。10天为1个疗程。

加灸下腕穴

位置: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

功效:健脾和胃,散发脾热。

施灸方法:该穴位采用回旋灸。施灸时,儿童平卧,施灸者站在一旁,将点燃的艾条对准该穴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处,旋转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1次,每次灸15分钟。10天为1个疗程。

加灸商丘穴

位置:位于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

功效:散发脾热。

施灸方法:手执艾条对准该穴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处,以定点方式施灸,以使患儿皮肤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1次,每次15分钟。10天为1个疗程。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扫描下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