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食症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你是从垃圾桶捡回来的,敷衍孩子的父母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最好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1

小时候,我们都曾经问爸爸妈妈,我是哪里来的。

得到的回答大部分是“垃圾桶捡来的”“天上掉下来的”“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小时候不明白,当我们提出这样的问题时,父母内心是尴尬的,他们给出这些“荒谬”的答案是为了赶紧敷衍过去。

但其实,这样的回答是不负责任的。

儿童到了一定年纪,就会开始表达对两性的好奇。例如问“我是哪里来的”,就是典型的两性认知阶段标志。如果父母一直对孩子的好奇采取欺骗、敷衍的态度,“性关系”在孩子的脑海里就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这样会导致什么后果?

万一孩子在外遭遇性侵犯,就会觉得不知所措、害怕、羞愧甚至隐忍,对父母闭口不言。

如果父母没有及时发现异常,孩子就会一直沉默,直到心理防线彻底被击垮。

例如荷兰一名17岁的少女Noa,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选择了安乐死,父母苦苦哀求也没能改变她的决定。

Noa透露选择安乐死的原因,是童年曾三次被性侵。而这件事,父母完全不知情。

彼时她因幼小选择隐瞒,长大后却被抑郁症、厌食症以及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折磨。

这是一场安静的逃离,她一直对父母缄口不言,却在沉默中选择彻底放弃。

施暴者有没有受到惩罚我不知道,或许他们在对女孩施暴后,依旧悠闲地生活在附近。

而女孩出于害怕、羞愧和懵懂,一直没能将事情说出口。

如果儿童时期的女孩对“性”有良好的认知,在遭遇性侵后就会知道“是别人做了坏事”,而不是因懵懂而闭口不谈。

2

看完上面这个案例,相信大部分人都会觉得可惜甚至愤怒。

但还是很少有人能够把“儿童性侵”这件事,代入到自己每一天的生活里去防范。

因为孩子身边的每个人,看上去都很“友好”、“可靠”。

甚至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世界很美好,你要乐于助人,善待他人。

殊不知这样的“善良教育”,正在把孩子置于危险中。

比如,韩国电影《素媛》的原型主人公娜英(化音),因为帮路人大叔(赵斗淳)撑伞被带到公共厕所性侵。

在公共厕所,娜英被赵斗淳拳打脚踢甚至掐晕,最后实施了侵害。

而赵斗淳犯下罪案后为了销毁证据,破坏了娜英的身体。

路人发现她时,娜英盆骨骨折,甚至大小肠都流出了体外,肛门等器官80%受到损害。

8岁的娜英,虽然捡回一条命,但被医生判定完全丧失生育能力。

虽然证据确凿,且民众呼声高涨,赵斗淳却只被最高法判处12年有期徒刑。

这代表了什么?代表了年赵斗淳出狱时,娜英才刚满二十岁。

近日韩国警方表示,对赵斗淳的测试结果表明他出狱后犯案的可能性很高,但仅仅依据测试结果,检方无法给赵斗淳加刑。

无论民众如何反对、声讨,刑期服满,恶魔都将被放回人间。

不论是娜英案件的犯罪人赵斗淳还是其他儿童性罪犯者,刑罚服满都将重回社会。

坏人永远都在,所以对孩子的保护决不能轻怠。

而最好的保护,不是将孩子养在温室里。而是教会孩子分辨所有的罪恶,趁早认识这个世界的黑暗面。

3

娜英案件曾经撼动了韩国的立法,韩国政府甚至为此出台了“儿童性犯罪者”出狱管理系统,足以见其重视程度。

在中国,这样的儿童性侵案例其实也不在少数。

年报道性侵儿童案件起,受害儿童超过人。

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一项研究显示,性侵案件的隐案率大约有1:7。

所以,还有更多的孩子,在受到侵犯后不敢出声,只能躲在角落里无声痛哭。

在这样可怕的数据面前,大部分中国家长仍然在回避“性教育”这件事。

在面对“爸爸妈妈,我是哪里来的?”这个问题时,仍有家长给孩子解释说“垃圾桶捡来的”“石头蹦出来的”等等。

在你图省事敷衍孩子的时候,犯罪者永远不会觉得你的孩子还太小。

只有当小孩子充分了解“性”的时候,遭遇侵犯他们才会马上警觉,并寻求家长和老师的帮助。而不是什么都不懂,只是觉得羞耻和害怕,默默隐忍。

“儿童性教育”之所以必须尽快普及,并不仅仅是为了给孩子穿上保护铠甲,也是为了从小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性观念”。

去年“上海迪士尼小孩摸路人屁股”事件,就曾经引发了铺天盖地的口水大战。

小男孩摸了大姐姐的屁股,大姐姐气不过找到男孩家长。却反被男孩家长掌掴,“就是个孩子,他能知道什么!”

且不说小男孩长大后会是什么样子,但起码从这件事情上看,家长没有教育他要时刻尊重他人身体。

正确、及时的儿童性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保护孩子,也是为了将潜在的“性犯罪者”扼杀在萌芽期。性教育永远不会教坏孩子,而是保护孩子,保护他不受侵犯,也保护他不要成为一个犯罪者。

4

我相信世界上所有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安全长大。

但就像“上海迪士尼小孩摸路人屁股”事件里的母亲一样,大部分家长都不知道该如何正确解答孩子对“性”的疑问。

印度虽然“性犯罪率”偏高,但因此有一批优秀的人在竭尽全力改变他们的社会。

例如印度导演阿希什帕蒂尔,就曾经拍摄过一部60分钟的儿童性教育短片。

里面详细介绍了如何应对孩子天马行空的“性别”问题。

看,其实解释起来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这个世界对于孩子来说太危险,性教育并不会教坏孩子,反而能给孩子穿上保护甲。

只要用真诚的方式,回答孩子的提问。

只要用平等的观念,引导孩子的思维。

孩子就能够在日常的对话中,养成健康的“性观念”。

但如果父母遮遮掩掩,反倒会将“性”打造成一个潘多拉魔盒,孩子总有一天会因好奇而打开,然后毫无防备地被吞噬。

所以,和孩子谈“性”不要再遮遮掩掩了。

就像你教育孩子大胆面对世界时说的话一样——“大方点,说出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